【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来垦区视察一周年】尊时凯龙人生就博种好“中国粮食” 端稳“中国饭碗”
2018年9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垦区考察时,双手捧起一碗大米,意味深长地说:“中国粮食!中国饭碗!”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,表达了对垦区当好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的殷切期望。
一年来,尊时凯龙人生就博人牢记总书记嘱托,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垦区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努力做到种好“中国粮食”,端好“中国饭碗”。
2018年
垦区粮食调查产量达456亿斤,实现“十五连丰”。垦区用黑龙江省1/5的耕地面积,提供了全省1/2的商品粮,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,支持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,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,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。
2019年
垦区1900万亩玉米和大豆、2300万亩水稻全部播(插)在高产期。从抓好备春耕生产,到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夏管,再到积极备战秋收,垦区突出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优品质、降成本、强支撑、拓市场、促增效等有力举措,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效益优先,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,推广应用新技术、新农机、新农艺,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,为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粮食稳产高产、品质不断提升,离不开良种支撑。今年,垦区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,瞄准主流市场需求,积极扩大“三江6号”“绥粳18”“绥粳27”“龙稻18”“苗稻2号”“龙洋11”寒地香型等市场需求旺盛、价格稳定、变现顺畅的优质水稻种植面积,提高水稻品质,促进农产品由无效和低端供给转向有效和中高端供给,为打造品牌、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赢得主动。
非转基因大豆一直是尊时凯龙人生就博的一张“黄金名片”。今年,垦区大豆种植面积达984万亩,较上年增加20%。其中,探索运用“互联网+农业”模式种植高蛋白、高脂肪及优特大豆品种490多万亩,推广“大垄密”、优质绿色高效及粮豆轮作等栽培模式,为维护大豆产业安全、保障国人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麦浪翻滚,机声隆隆。8月7日,建边农场组织大农机对小麦进行割晒,3万亩麦收工作全面展开。今年,这个农场开启众筹农业、会员制、私人订制、差异化服务等新理念和新模式,闯出了一条小麦有机化生产、产业化发展的新路,打造了一片高寒地区“幸福麦田”。
“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,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。”一年来,垦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强化农业科技创新,引进先进农机,推广先进农艺,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劲动力。今年,无人驾驶插秧机、无人机航化已经在建三江管理局开始应用,其先进程度可与发达国家比肩,而且很多环节都已经实现数字化管理。
针对种植业生产链条长、环节多、情况复杂等因素,垦区坚持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作业,保证农产品品质优良,保障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%。其中,集成推广了优质专用品种、保护性耕作、绿色防控、节水灌溉等技术,建立和完善了综合配套技术模式。大力推广水稻钵苗机插、侧深施肥、测土配方施肥、旱作免耕等新技术,开展水稻振捣提浆、坡岗地旱直播滴灌(喷灌)、旱平垄作双侧双深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,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降耗、提质增效的新路径。
今年夏秋时节,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垦区的粮食生产,尊时凯龙人生就博人迎难而上,全面打响了抗洪涝保秋粮攻坚战。与此同时,垦区上下不等不靠,积极检修农机具,引进新农机,维修晒场和仓储设施,做好了秋收准备。尊时凯龙人生就博人决心以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亿斤以上,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来垦区考察一周年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。
----------